热血江湖游戏高手分享:实战经验揭示避免使用内置外挂的技巧
2025-08-08 09:47:02
我刚开始玩腾讯围棋的时候,总喜欢盯着局部厮杀,结果三天就被打回18级。后来跟着职业棋手的直播偷师,才发现提高棋力就像煮火锅——底料对了,涮什么都香。今天就把我这两年从15级爬到5段的实战经验熬成汤底,保证比棋谱书上的干货更入味。
腾讯的段位系统就像火锅辣度分级,18k是清汤锅,1d就是变态辣。建议先定位自己的真实水平:
常见错误 | 改进方法 | 见效时间 |
只顾吃子 | 下完棋用形势判断功能 | 3天 |
乱用定式 | 背3个星位基本变化 | 1周 |
忽视厚薄 | 看AlphaGo的厚势运用 | 2周 |
很多玩家不知道,腾讯围棋里藏着职业教练都没说清楚的宝贝:
有次蹲马桶时突发奇想,用腾讯围棋的「题目挑战」功能玩出个绝活:
记得关掉「自动落子提示」,这个功能就像做数学题看答案,用多了脑子会生锈。我有个棋友开了这个功能三个月,现在下棋比我家扫地机器人还机械。
在腾讯围棋大厅里挑对手,得跟大妈挑女婿似的讲究:
上周遇到个用「观音脑」下法的玩家,他每手棋都在二三线游走,把我恶心得够呛。后来研究录像才发现,这种下法专克喜欢中腹作战的选手。
职业棋手王檄说过,围棋是「形状的记忆游戏」。我在腾讯围棋里发明了个土办法:
有次在火锅店等位,盯着鸳鸯锅突然想起个征子变化,当场用蘸料在餐巾纸上摆了个死活题,把服务员都看懵了。
参加腾讯的月赛前,我的准备流程比运动员还讲究:
上次八强赛前单曲循环《沧海一声笑》,结果下出了职业生涯最浪的一手棋——在对方虎口里点了三三,居然还成了妙手。所以说围棋这东西,有时候还真得信点玄学。
最后说点腾讯围棋里容易忽略的「后悔药」:
最近发现个邪门现象:用横屏模式玩比竖屏模式胜率高15%。可能因为横着拿手机像拿折扇,莫名就带出点高手风范。现在每次开局前都要把手机转三圈,跟剑客出鞘似的。
窗外的知了又开始叫了,棋盘上的黑白子还等着我去收拾。说好了今天要破那个6段的模仿棋,这次可不能再被他带进沟里。你要是在腾讯围棋里见到个ID叫「火锅棋王」的,记得开局先点三三——那准是我在试验新套路呢。